
-
小语陛下:123.232.184.84神开头,童声过渡至口哨出现,空镜头,气球挂落,惊悚加分。群情汹涌,人人自危,社会实验,焦头烂额的追查与科学的同心圆搜捕范围,逻辑简单却缜密到窒息。窗台的笔印,缝隙的糖屑,盲人的聆听,追击的M字,密室的逃避,地下的审判。私刑服从于司法的神圣,不得不说是情感被理性机器折磨的痛苦。
-
佛系の喵㍿:222.68.163.167对不起,我已经不欠你电影票了。
-
东夜旅人:123.232.60.124德国人的严谨与反思令人钦佩。最后一段的表演和思考是升华。M的那双水泡眼可 真像是反社会型精神分裂者的典型形象。法理与清理,何去何从 ,孰轻孰重。
-
大果盘:123.234.29.204冲着丁一宇来看的,看完后我把剧情捋了一遍,想找一下这个片子的立意,想来想去,觉得可能导演是想表达“麻绳专挑细处断,厄运只找苦命人”吧,我实在想不出更深层的内涵了。最后是bad ending,男主和老婆都被火烧死了,两尸三命,倒数第二个片段是happy ending,是想象出来的,前面有很多个“如果”能避免最后的悲剧,可没有一个“如果”发生。剧中没有一个人应该被责备,都说男主是祸端的根源,他自己是个精神病人,又是通缉犯,其实很无能为力的。如果他的命运不这么倒霉,他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丈夫。
-
雨幻🌈:106.95.12.163【S】惊为天人。一点:看的途中想上厕所,心里想看完这场戏就暂停,却又看了半个小时都找不到能停下的地方。怎会如此精密丝滑,编织得天衣无缝。看看开头:戏耍的儿童与歌谣轻松定调;摇镜通过洗衣工自然改变重要空间与焦点人物母亲;时钟响起代表危险的信号;拍球的儿童与海报及影子将全部信息交织;气球和口哨,声与画的重要线索出现;空镜头落幕。8分钟,什么叫完美。二点:在有声片诞生的仅仅第四年就有这样的自觉性,朗对于声音的使用绝对克制,知道声画如何配合,知道声音如何适当的成为信息和线索,更知道什么时候,声音应该消失。什么是天才,1931年拍出这样的片子,不亚于1968年能拍出2001。至于影像的掌控力,在朗这已没什么好说了。三点:结尾15分钟,那是1931年的德国。历史的前瞻性,预言性,以及责任感。